重慶市柑橘非疫區建設實蠅監測工作中注意把握實蠅監測布點的幾個基本原則7
發表時間:2018-04-11 11:04 重慶市柑橘非疫區建設自2007年啟動以來,我市各地持續開展了實蠅監測工作,設置實蠅監測點2300個,每年投入監測經費上百萬元,準確掌握了我市實蠅的發生種類及分布區域,為柑橘非疫區建設積累了有益的經驗、做出了積極貢獻。隨著重慶市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全市糧經比將由4:6調整到6:4,加之各地柑橘產區隨著城鎮化發展也將發生產業區域變化,部分柑橘非疫區建設區縣的實蠅監測工作隨之將發生局部變化,但是,各地必須遵循實蠅監測布點的基本原則,切實加強柑橘非疫區實蠅監測工作,確保疫情監測工作到位。 1、堅持根據柑橘種植面積及需要開展監測的實蠅類型進行布點的原則:在非疫區建設初期,主要根據實蠅性誘劑每平方公里設置一個點的原則并結合實蠅類型進行全市布點預評估,同一性誘劑監測點原則上不得分布在同一平方公里內,更不能一平方公里內同時出現同一性誘劑的多個監測點。 2、堅持根據實蠅傳播路徑和傳播風險區域進行布點的原則:在非疫區建設初期,各區縣根據果園分布及主要運輸道路情況確定布點數量及類型。 3、堅持根據疫情防控重點區域重點果園進行全覆蓋布點的原則:非疫區建設中,各地依據產業發展規劃情況結合當地柑橘產業發展布局情況,兼顧各柑橘鄉鎮及重點果園的全覆蓋進行布點,原則上不得出現柑橘主產鄉鎮為監測空白鄉鎮。 4、堅持根據監測點相對穩定和結合工作實際進行適當調整布點的原則:非疫區建設中,各地根據當地實蠅監測發生情況和產業發展情況可適當調整監測布點,但總體監測布點應相對穩定,原則上監測點總數量不得減少。 |